3月16日,《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對外發布。這是中國第一部關于網絡法治建設的白皮書。白皮書系統總結了自1994年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網絡法治建設理念和實踐,為全球互聯網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白皮書顯示,中國順應全球信息化發展大勢,立足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將網絡法治建設融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又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網之路。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表示,新時代中國網絡法治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曹淑敏表示:“我們將依法治網作為基礎性手段,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網絡法治建設各方面,立足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處理好發展和安全、自由和秩序、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關系,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制約互聯網發展的問題。”
白皮書顯示,1994年以來,中國制定出臺網絡領域立法14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根本,以法律、法規和規章為依托,以傳統立法為基礎,以網絡專門立法為主干的網絡法律體系,網絡立法的“四梁八柱”基本構建。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立法機構先后制定五部專門法律,為推動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岳仲明介紹說,“2016年制定《網絡安全法》,落實網絡實名制,確立了維護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網絡運行安全等制度措施。2018年制定《電子商務法》,全面規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2021年制定《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提升國家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切實維護公民個人信息權益。2022年制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全面構建電信、金融、互聯網等行業的綜合治理制度。”
白皮書專章對加強網絡法治國際交流合作作了介紹,中國堅持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參與全球網絡治理體系變革。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表示,中國的法治建設有力提升了中國互聯網治理能力,保障了中國互聯網快速健康有序發展,也為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曹淑敏表示:“世界各國法治文明形態多樣、各有特色,都應該也都一定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互聯網發展治理之路。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為指引,尊重網絡主權、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以及平等參與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與國際社會一道,不懈探索推動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的有效途徑。”
近一個時期,網絡暴力事件頻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制定反網絡暴力專門法律。對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法治局局長李長喜表示,目前,網信部門已指導多家重點平臺集中發布防網暴指南手冊,從風險提示、一鍵防護、私信保護、舉報投訴等多個維度,幫助網民快速有效防范網暴侵害。后續,網信部門將持續督促網站平臺切實履行網暴治理主體責任,定期發布網暴防治情況,及時曝光典型案例,堅決維護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
他還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從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角度,進一步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及時出臺相關部門規章,并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研究,推動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強化對當事人的保護救濟,及時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呼聲。”
及時掌握網絡安全態勢 盡在傻蛋網絡安全監測系統
本文來源:互聯網
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電話:400-869-9193 負責人:張明